生活節奏緊湊,心中的煩躁與疲憊悄悄累積成沉重的負擔,連靜下心來享受一杯熱湯的時光都成了奢侈。這一週,小編為你獻上一份溫潤的療癒「桂圓石斛湯」。選用甘甜溫補的桂圓肉,補心安神、養血益脾;佐以滋陰清熱的石斛,緩緩紓解內火與煩悶;再以少許白糖調和氣味,甜而不膩,溫而不燥。細火慢煮之下,湯色清亮透潤,如同一口喝下內在的平靜,溫暖了煩躁的心緒,也滋養了疲憊的身體。
桂圓肉味甘性溫,入心、脾經。補益心脾,養血安神,具改善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功效。
石斛味甘性寒,入胃、腎經。養陰清熱,益胃生津,具改善口渴、口乾、止痛等功效。
白糖味甘性平,入脾、肺經。補中益氣,和脾潤肺,具改善食慾、止咳、止渴等功效。
材料:
桂圓肉20公克
石斛10公克
白糖10公克
(配方之份量適合1人食用)
作法:
1. 桂圓肉、石斛一起放鍋中。
2. 加水、糖。
3. 小火煮滾15分鐘即可。
功效:
補脾健胃,補心益智。
參考資料:
《本草綱目》對症藥膳-不生病的千年養生智慧
作者:辛海、王永榮
出版:睿其書房
《更多食品健康資訊分享》
食療研究室
https://fo93316.wixsite.com/website
https://reurl.cc/praNN4
台大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
http://rcfb.bioagri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x6Z7zN
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
https://www.ncfser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WvdGek
全球健康促進產學聯盟GAAIHP
https://reurl.cc/GAWlly
盛夏高溫或長期壓力下,是否常感覺心悸口乾、煩躁難安、夜間易醒?這些看似微小的變化,可能正是體內「陰虛火旺、心神失養」的訊號。此時,不妨用一道溫補兼顧、氣陰雙調的食療湯品,溫和調理、撫慰身心。本週推薦的「黃精玉竹牛肉湯」,融合黃精的補氣養陰、玉竹的潤肺養胃,佐以桂圓養心安神、生薑健脾和胃,再以牛肉補中益氣,湯頭溫潤不燥,適合心神不寧、虛火上擾、壓力大或睡眠品質不佳者飲用。
1. 黃精味甘性平;歸脾、肺經。補氣養陰,潤肺健脾。適合疲倦乏力、口乾咽燥者,常見於壓力大或熬夜後的虛熱體質。
2. 玉竹味甘性寒;歸肺、胃經。養陰潤燥,生津止渴。適用口乾咽痛、煩躁多夢、陰虛火旺者,夏季調理首選。
3. 桂圓味甘性溫;歸心、脾經。補心益脾,養血安神。適合心悸、健忘、睡眠不佳者,情緒壓力大時尤宜。
4. 生薑味辛性溫;歸肺、脾經。溫中和胃,醒脾助運。少量調和補品,幫助吸收、不易生濕,亦可去腥暖胃。
5. 牛肉味甘性溫;歸脾、胃經。牛肉具有補脾胃、益氣血、強筋骨的效果。
材料:
牛腿肉500公克
黃精30公克
玉竹15公克
桂圓15公克
生薑4片
鹽少許
(此配方適合2-4人食用)
作法:
1. 將黃精、玉竹、桂圓洗淨;牛腿肉洗淨後切塊,用開水浸泡以去除羶味。
2. 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以大火煮滾後,轉小火燉煮2小時。
3. 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享用。
功效:
此方不僅能補中益氣、養陰潤燥,還可以養氣安神。適合現代人是現代人面對高壓、晚睡、失眠與虛熱困擾時的溫和調養好選擇。
參考資料:
《本草綱目》對症藥膳-不生病的千年養生智慧
作者:辛海、王永榮
出版:睿其書房
《更多食品健康資訊分享》
食療研究室
https://fo93316.wixsite.com/website
https://reurl.cc/praNN4
台大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
http://rcfb.bioagri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x6Z7zN
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
https://www.ncfser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WvdGek
全球健康促進產學聯盟GAAIHP
https://reurl.cc/GAWlly
生活的節奏緊湊、心中的煩躁與疲憊悄悄積累成沉甸甸的負擔,連靜下心來泡一壺熱茶的時間都成了一種奢侈。這一週,小編為你獻上一份溫柔的慰藉——「甘草小麥紅棗湯」。以味甘性平的甘草,調和一身鬱結;佐以小麥的清潤,滋養心脾,撫平內心的躁動;再點綴幾枚紅棗,帶來一抹甜潤與暖意,補中益氣也安撫思緒。細火慢煮的過程中,草本的清香與自然的甜味緩緩釋放,湯色澄澈溫潤!
甘草味甘性平,入心、肺、脾、胃經。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具改善心悸、止痛、止咳等功效。小麥味甘性涼,入心、脾、腎經。養心益脾,除煩止渴,具改善腹瀉、口乾、安神等功效。紅棗味甘性溫,入脾、胃經。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具改善倦怠、保護脾胃、安神等功效。
材料:
甘草6公克
小麥50公克
紅棗15公克
(配方之份量適合2~3人食用)
作法:
1. 甘草、小麥、紅棗洗淨。
2. 一同放入鍋中,加清水煮滾約20分鐘即成。
(食用時挑除甘草)
功效:
養心安神、和中緩急。
參考資料:
《本草綱目》對症藥膳-不生病的千年養生智慧
作者:辛海、王永榮
出版:睿其書房
《更多食品健康資訊分享》
食療研究室
https://fo93316.wixsite.com/website
https://reurl.cc/praNN4
台大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
http://rcfb.bioagri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x6Z7zN
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
https://www.ncfser.ntu.edu.tw/
https://reurl.cc/WvdGek
全球健康促進產學聯盟GAAIHP
https://reurl.cc/GAWlly